《乡村爱情》系列特别是《乡村爱情变奏曲》的播出,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也伴随着激烈的争议,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该系列电视剧传递的究竟是正能量还是低俗?不同观点针锋相对,请听正方、反方如何言说——
正方
电视剧艺术之于观众,最重要的作用有二。一是休闲娱乐,二是潜移默化传递正能量。这两点都能做好的电视剧纵使有再多争议,也丝毫不会影响其社会价值。近期,以《乡村爱情》系列为代表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无疑做到了这两点。
不可否认,某些观众对这种题材不感兴趣甚至反感,而这种题材也着实存在着一定文化局限。但任何题材的电视剧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且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根本目的。少数人,最终要服从多数人的利益。喜欢的人多还是不喜欢的人多?高收视率给出了答案。
批判声剑锋所指的,还是十年如一日的老话题“无聊低俗”。其实,这只是对通俗和低俗两者概念的偷换罢了。通俗,是此类题材最典型的特点,这非但不影响其思想性和艺术水准,反而在更高境界上创造了一种深入浅出的艺术形式。在意识形态愈发多元化的当代,“正能量”只有通过最通俗、最娱乐化的形式来传递,效果才是最佳。某些高雅作品,即使境界再高,思想再深,面对寥寥无几受众,也只能孤芳自赏罢了,而其所呼吁的艺术性、思想性、教育性更是无法有效传递给社会。
批评的意见,本应理性与建设性兼具。但对这类题材电视剧的批评往往存在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教条主义和笼统性,所拿出的论据大多也不具备说服力。更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意见在不具备建设性的同时,也拿不出来什么有效的整改意见。所以在高收视率和观众口碑面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就变大了。(许亚群)
反方
年后,摄影记者邀我一起出差,晚上无聊,我俩蜗居在宾馆客房里,除了看电视俨然没有其他的休闲手段了,于是看到了《乡村爱情变奏曲》,看了一会儿,摄影记者突然转过头来对我说,你看出问题了没?我不解,摄影记者给我解释:“这种二人对话中的机位,不应该这样切,这电视剧是情景喜剧的拍摄手法,有分镜头就不应该这样做。”仔细一看的确是这样,根本没有景别的切换,就更别说通过镜头展现导演的想法或者人物的细节了。
再仔细看看,灯光上的处理也很让人着急,单一光源的照射下,室内戏总有一些地方是黑的,又有一半非常亮,灯虽然没穿帮,可光骗不了人,这种拍摄的手法硬伤,在上世纪90年代后,已经被专业剧组所重视,但是这部电视剧粗糙的部分却一直没有改善。更可怕的是,已经拍了6部。
庞杂的植入广告也许可以通过商业和市场来解释,但冗长拖沓的注水剧情就只能说明编剧能力有限了,本来5分钟可以说明白的事情,可以演50分钟,本来1集可以说明白的事情,3集也说不明白,当把观众对于故事的期待磨没了以后,除了挑错找茬看穿帮吐槽“假如谢广坤是你爹”以外,还能让观众有什么感受呢?
同时,这部电视剧让人很少能有带入感,“赵家班”演绎的中国农村,也许只活在他们心里,这样的农村和这样的村民,以及每天生活中的这种状态,我们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会笑但是不会带入,因为这些人物都有些过,这个尺度就是舞台和影视剧的尺度,过了那一步就是小品,踩上那一步就是影视剧。不得不说赵家班的这帮子演员已经比绝大多数的演员更真实,但是有些过头。演得不到位和演过了,都会给人一种状态,不相信,不真实。想想曾经的《渴望》再到后来的《北京人在纽约》甚至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大家追着看更多的是关心剧中人物的发展,而不是看一帮小品演员怎么出段子。这种心态就是电视剧和小品的区别吧。
我并不想在大俗和大雅上进行过多的讨论,因为俗和雅本身并没有特别多的界定,咖啡和疙瘩汤,牛排和玉米棒子,本身并没有雅俗的区别,《乡村爱情》系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定位也不是给那种西装革履大背头的貌似精英准备的。格调不讨论的情况下,品质不能粗糙,不是说乡土戏就应该粗糙。演员可以淳朴,道具可以不华丽,但是剧本创作、表演技术、拍摄手法和后期制作的粗糙,就不简单是格调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对于自己产品的尊重的问题。自己如果不尊重自己的作品,怎么能让观众买账?(胡克非)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