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激情》中,导演带着几个人开着一辆破旧的卡车,四处找小影院去发行自己的电影。一间放映厅外面的海报栏里,剧中导演拜德的作品海报与布拉特·皮特主演的电影海报并列贴在一起。好莱坞强大的资本运作与发行体系,可以保证作品轻易地进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观众的选择也显而易见。
改编自同名绘本作品的日本纪录片《活了100万次的猫》剧照
“亚洲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远比地理概念更为复杂。历史、宗教、语言与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让任何试图描绘出完整亚洲图景的尝试变得艰难。不过,仍旧有不少执著的电影人,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自己心中的——亚洲世界。”身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同时也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张献民如是说。
2006年开始,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办的亚洲纪录片基金,每年都会资助10余部纪录片的拍摄,作品中表现了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亚洲,让观众有机会感受大片之外的光影之美。近日,艺术空间放映联盟第3季巡回展在尤伦斯艺术中心进行,共放映了5部由亚洲纪录片基金资助的电影作品。曾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的《5台破相机》中,自由摄影师埃梅德用镜头呈现巴勒斯坦地区孩子们身处的险境,令人揪心。《活了100万次的猫》改编自佐藤洋子的同名绘本作品,曾经有无数读者被这部温暖的作品“治愈”。如今,导演小谷忠典用纪录片的形式,重现绘本作家佐藤洋子漂泊的人生经历,以及读者与这本书的感人缘分。印度导演苏拉夫·萨伦基曾经以纪录片《比拉尔》收获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在他此次参展的新作《查尔……无人之地》中,关注的是14岁的印度男孩乌贝尔,每天穿越恒河与国境线偷运大米到孟加拉国。4岁时,恒河淹没了他的家园。查尔,这座贫瘠且脆弱的小岛就成为了他与家人暂时的栖身之所。乌贝尔渴望回到自己以前的学校,但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不得不继续着偷运的生活,镜头隐忍克制,却让观众不胜唏嘘。
收获1.2亿元票房的韩国纪录片《牛铃之声》剧照
挣扎与坚持
展映活动现场,张献民与电影人丛峰,以及参展影片《激情》的导演——从蒙古远道而来的边姆巴·萨克亚以“记录亚洲”作为主题,共同分享他们在创作时的思考与经历。1962年出生在乌兰巴托的边姆巴·萨克亚,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摄影系。他曾多次参与国际联合制作的电影,也担任过编剧、导演、摄影、制片、剪辑等各种职务。在83分钟的纪录片《激情》中,边姆巴以壮丽的蒙古草原作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有关电影人自己的故事:导演拜德在村与村之间奔走,宣传自己的“零预算电影”。一路上,拜德在电影的梦想与商业制作之间反复思考,他的经历也与自己的父亲吉吉德——蒙古著名的电影制片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中国的观众而言,蒙古电影还有些陌生。边姆巴·萨克亚介绍说:“1935年左右,苏联人将电影技术带到蒙古。当时人们的生活相当贫困,电影也还只是一种宣传的形式。1945年,蒙古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电影面世,导演是苏联人,也有一些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作者参与其中,当时的反响很不错,大家都很喜欢看。1950年之后,蒙古真正建立起了自己的电影产业,有3位很优秀的导演,他们留下了很多部兼具美学价值与时代特色的作品。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开始理解电影不只是用来宣传,而是要讲述平常人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产量不断增多,蒙古电影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高峰,但是当时的审查制度严苛,对导演的限制也相当大。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让电影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面对现实,边姆巴·萨克亚乐观以待,“未来如何无从知晓,我能做的就是应对变化。从好的地方去想,新的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西方电影的理念也让创作更加多元。之所以拍摄《激情》,就是想做一个‘跟电影人有关的电影’,因为我想真实地记录社会转型过程中艺术家的挣扎与坚持。”
与国内电影市场空前火爆相比,在夹缝中求生存却是国内纪录片导演与边姆巴·萨克亚共同的窘境,对此丛峰深有体会。“在《激情》中,导演带着几个人开着一辆破旧的卡车,四处找小影院去发行自己的电影。有一个镜头让我觉得特别亲切:在一间放映厅外面的海报栏里,剧中导演拜德的作品海报与布拉特·皮特主演的电影海报并列贴在一起。这样的对比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好莱坞强大的资本运作与发行体系,可以保证作品轻易地进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那观众的选择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抱怨,想出路
相似的文化根基,同样的时代底色,让专注体察市井民情的亚洲导演很容易在作品中取得共鸣。“西方导演的视角,和我们有很大差别。”边姆巴·萨克亚直言,“他们作品里的蒙古,还停留在草原的浩瀚无边和游牧民族的神秘上,这种思维的定势很难打破。但是日本导演山田和也的纪录片《蒙古草原天气晴》,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品里只有6岁的女孩普洁,美丽、纯净却又倔强,面对镜头她也会很不客气地说‘如果你只是来这儿拍照的,那走开吧’,不带一丝表演的成分,这种真实很有力量,给人一种朴素的感动。”
仔细看过影片《活了100万次的猫》,丛峰注意到里面的一个场景与他作品中的如出一辙——北京被拆迁后的废墟。“曾经的温暖、热闹与如今的荒凉,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无法躲闪,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透过另一个人的镜头去审视,看他怎样进行表达,这种启发和交流是最直接的。”除了拍摄纪录片,丛峰还着手翻译了讲述亚洲纪录片影人故事的书籍。“塔吉克的一位导演,他已经靠自己的力量,筹资拍摄了400多部纪录片,如今还在坚持;还有日本著名导演小川绅介,他一生致力于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穷苦百姓的故事,表达他们的诉求。制作完成后他会和剧组的成员一道,带着作品到大大小小的城市进行免费放映。由于经费紧张,每个人出发前手里攥着的,都是一张单程的车票,怎样回来需要自己再想办法。凭着这样的信念,小川绅介更是在1989年创办了亚洲迄今为止唯一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这些影人的故事让我感动,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相似的品质:不抱怨,找出路。”
纪录片更需要把故事讲好,但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人看到,作品的表达是没有意义的。张献民注意到,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不少观众都对纪录片产生了兴趣。“电视上播出的纪录片其实和专题片比较接近,独立制作的纪录片则更倾向于电影,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电视上播出的纪录片,会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故事讲清楚,一般都会依靠字幕或者解说、配乐来辅助叙事;电影化的纪录片则不同,它强调的是提供给观众一种体验和感受。如果这两种形式能够逐渐融合、互相借鉴,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上纪录片。”
近几年,日韩的纪录片屡屡打破票房纪录,讲述一对老夫妇与老黄牛相依相守的韩国影片《牛铃之声》,更是收获了1.2亿元的票房成绩。对此,张献民谈到:“日韩的观众已经有了到影院去看纪录片的习惯,相信我们的观众也会慢慢培养起这种习惯。现在网络如此便捷,一部片子如果真的是用了心,凭借好的口碑,很快就会传开的。”丛峰回想起自己在微博上发布新片的拍摄计划时,就已经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这种感觉非常棒,因为我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 婷
作者: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