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电视剧是大众心理的晴雨表。当下若有人问哪部剧最热,恐怕非《甄嬛传》莫属。日前,在《甄嬛传》剧组举行的庆功会上,北京台、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的相关负责人公布了《甄嬛传》的收视情况。安徽卫视开播一周后,收视便位居全国同时段卫视播出第一名;东方卫视的收视则创下了其电视剧播出有史以来的本地数据和全国数据的最高值,并在全国同时段卫视播出排名第二;北京台已第三次重播,其收视率最高值接近14个点;与卫视同步播出的乐视网上线一周后,便获得5亿的单集点击量。而这超高的收视,竟是在9家地面台播出之后取得的。此外,《甄嬛传》还在美国纽约、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播出。同时,该剧的周边产品也卖得火热,如服饰、头饰、原著小说等,剧情也被冠以所谓的“职场指南”,据悉,还有人因为看剧需要,较真儿地去查字典,弄清半文半白的对白。总之,怎一个“热”字了得。《甄嬛传》因精良的制作、现代性的价值观成为从去年开始的后宫剧大潮中的亮点,从全球化的格局和当下的文化思潮着眼,《甄嬛传》背后的两个点燃媒介传播的燃点值得电视工作者和文化研究者思考。
燃点一,复古风。年初的电影奥斯卡奖已经劲吹复古风,《艺术家》《雨果》得奖、得票房,时下3D版《泰坦尼克号》大卖,亦说明这桩虚构的20世纪初的复古童话故事依旧能吹皱观众的心水。古装剧《甄嬛传》顺应了复古这一全球化潮流,2007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次贷危机,同年,制作精致的年代剧《广告狂人》问世,收视不俗,并连续斩获4届艾美奖。《广告狂人》的电视剧周边产品在美国卖相很好,甚至还有观众学习其中的育儿之道。很多资深广告人认为《广告狂人》精细地复原了上世纪60年代广告人的生活。随后,反映美国大萧条时期的迷你剧《幻世浮生》也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收视率。英国则有《唐顿庄园》等年代剧吸引了上千万的收视率。更不说在这些复古剧后的跟风作品。去年伊始,国内宫斗剧蔓延荧屏,固然质量良莠不齐,却引发了一股复古潮流。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复古是某些观众避世心理的外部投射,但有责任心的创作者必定会在复古的情节中引入现代人的价值观,如《甄嬛传》中“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现代女性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幻世浮生》中则影射了当今美国中产阶级物质欲望过剩的病态。可以说,在复古的剧情和精致的历史细节复原的表象下,观众真正渴求的是有力量的现代性的价值观和情怀。
燃点二,艺术化。《甄嬛传》通吃男女、大众和精英群体观众值得人们思考。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2012都市影像消费生态调查报告》分析,网络与电视的收视群体极为明显,前者主要观众是青年、高收入、高学历群体,后者则是中老年观众、大众。《甄嬛传》能同时火爆网络和荧屏,自然暗合了当下主流观众的心理。《甄嬛传》并无大开大阖、动作夸张的戏剧性表演,也没有剑拔弩张的动作场景,反而是以荧屏上罕见的半文半白的台词推进剧情,并成为人物心理外化的重要手段,颇有心理剧的色彩,该剧的艺术化倾向明显。电视剧在很长时间都被当做一种商品,其商业属性远远大于其艺术属性,甚至在美国亦是如此。2007年,闻名遐迩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了被誉为“达到经典小说成就”的电视剧《索帕诺家族》,这在电视剧近90年的发展史上尚数首次,这也意味着电视剧的艺术性将越来越强,艺术化倾向更加明显。在这一电视剧发展的节点上,《甄嬛传》的爆红是否给某些金钱至上的创作者提了个醒呢?
电视剧《知青》全景式再现知青群体的青葱岁月
“知青”——一个共和国历史进程中最为特殊的青年群体,知青上山下乡—— 一段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却又是无数人所共有的经历,成为很多艺术创作者关注的对象。著名知青作家梁晓声就曾因创作《雪城》《年轮》《今夜有暴风雪》等优秀知青题材作品蜚声荧屏。时隔15年,他再献新篇,由他担纲编剧的电视剧《知青》将于5月29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与观众见面。
全景再现“知青”岁月
该剧以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上山下乡”运动为历史背景,描绘了一幅2000多万知识青年从城市走进农村、在广阔天地经受青春洗礼的恢弘历史画卷,第一次全景式地再现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充满理想又坚韧不拔的青葱岁月。梁晓声表示,该剧呈现给观众的是真正的知青生活。他说:“以前的知青题材都是很浪漫、很好玩的电视剧,看不到劳动,看不到知青与农民之间的情感,只是大家谈谈恋爱,象征性地干点活。”为此,剧组专门在北大荒实景拍摄“麦收”的场景,这其中也融入了梁晓声个人的生活体悟:“像我这样的人,麦收时也痛苦得想逃离建设兵团。”
之前的《雪城》《年轮》《今夜有暴风雪》虽然都以知青为主要人物,各有侧重,角度独特,但均未用《知青》命名。而此番以《知青》命名的电视剧作品,意味着全景展现,着实为创作增加了难度。这主要体现在地域上的跨度,既然是全景式的,就不能仅仅说一个地方的知青。说起自己这部倾注心血的力作,梁晓声感慨不已。他坦言创作剧本时有些特殊难度,因为在这部戏里,其中的两拨知青是不认识的,于是如何把不同地域的知青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创作者遇到的难题。最终他用一个家庭里的两个兄弟串起了整个故事。梁晓声表示:“据我了解,在此之前还没有一部电视剧是这样的,遇到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也只能迎难而上,现在回过头来看,剧本的结构还算是完整的。”
为了较为全面地展现“知青”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往事,剧组先后转战黑龙江、辽宁、山东、内蒙古、北京、陕西、浙江、上海等地,跨越八省十地市,行程近17000公里,不仅仅是转场多,群戏也非常多,很多时候一出场就是一个连,每个人都有台词、都有态度、都有镜头。梁晓声表示,最遗憾的是因篇幅所限,没能把云南、贵州、新疆的知青写进这部剧,很多情节拍完了却不得不剪掉,“不剪掉就会超过60集,剪掉又让我心疼。”
导演三度结缘黑土地
《知青》的导演是曾执导获第24届“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的《闯关东》的张新建,其作品浓墨重彩,充满着山东人特有的敦实厚重,他对传奇人物的刻画、对时代场景的把握,令他的诸多作品如《闯关东》《情系北大荒》《女子监狱》《兵谣》等总是充满着时代感怀,承载着对过往的深情厚意。谈起那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张新建认为,这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特殊现象,历史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知青们在艰苦磨难中展现出来的高贵品质是值得肯定和敬佩的,他们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来到农村和边疆,在那里度过人生最值得怀念的时光,作为创作者,所关注的焦点是能否在剧中人物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命运变化与人生波澜中,挖掘并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的独特元素。谈及创作初衷时张新建表示:“《知青》不能仅仅满足于‘说事,塑人’,它更宝贵的价值在于能引发观众去‘想事,想人’——想怎样做事,怎样做人。看完这部戏后,能够让大家进行反思,对人生的坐标有些设计和设想,是我们的拍摄目的之一。”
新生代演员挑大梁
该剧以上世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为历史背景,塑造了以赵天亮、周萍、赵曙光、孙曼玲、齐勇等人为代表的知青群体。梁晓声表示,该剧呈现给观众的是真正的知青生活。因为当年的知识青年奔赴祖国的农村、牧区、海岛和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时候,年纪都不大,为了最大程度地使演员与角色的气质相契合,《知青》大胆启用了唐曾、傅晶、程皓枫、李欣凌、王凯、张龄心、霍亚明、李倩、周游、苏茂洋、瑛子、李超等新生代演员挑大梁。
能够以主演的身份参与到这样大题材、大制作的剧集中来,年轻演员们也格外珍惜,从近40度的盛夏到近零下40度的寒冬,历经半年多的摸爬滚打,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尽力诠释着人物身上那个年代的特质,在地里田间学习着割草、锄地、挑水这些十分陌生的体力活,体味着父辈有憾但也有爱、有怨却又无悔的青春,像真正的知青那样,结下了最真挚的情感,他们渴望在《知青》播出后,自己的演绎能够得到当年老知青们的认可。
发布会上梁晓声频频夸赞新人并给他们的表演打满分,他说:“为了拍好这部剧,他们学习割麦子,在寒冬腊月拍雪中的戏,我相信观众看后会给更高的分。”作为编剧,梁晓声最后称在开拍前看到这些年轻演员,不知道他们会拍成什么样,“可是在看片花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真的演得很棒,很让我感动”。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薇
责编:宋小